7月7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鑄造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圓滿落幕。展會吸引了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家企業,三帝科技憑借核心技術優勢和3D鑄造整體解決方案從1500家展商中脫穎而出,榮登最具吸引力展商TOP30。此次展出規模達12萬平方米,展品涵蓋全產業鏈的高精尖產品,并同期舉行百余項精彩活動,展示了中國鑄造產業向“新”逐“質”的蓬勃發展勢頭和巨大市場潛力。
本屆鑄博會,三帝科技自主研發的4米超大尺寸3DP砂型打印機3DPTEK-J4000榮獲了“全國鑄造裝備創新獎”。該設備突破傳統加工尺寸限制,最大可成型4米的砂型,并創造性的采用了無砂箱柔性區域成型技術,破除了設備成型尺寸越大,設備價格越昂貴的現象,4米的設備僅為2米+級設備的價格,以更低的單位成本和更短的交付時間,經濟高效地實現超大尺寸的砂型制造,并可根據用戶需求按需定制擴展打印平臺,滿足10米+級的生產需求(6米/8米/10米設備已在同步接受預定)。同時,公司提供開源材料工藝,可針對用戶按需調整;配套高性能樹脂粘結劑、固化劑、清洗劑,保證成型質量和穩定性。
近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負責人明確指出,傳統產業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底,也是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基本盤”。對這些傳統產業,要推動其轉型升級,絕不能當成“低端產業”簡單退出。
作為引領行業升級的3D打印裝備及快速制造服務提供商,三帝科技正在通過3D鑄造整體解決方案幫助傳統鑄造產業提質增效。基于3D打印裝備、材料及工藝的自主核心技術,以3D打印賦能鑄造(3D鑄造):通過并購鑄造廠,打通“3D打印+鑄造”工藝,不僅核心設備自主可控,還可根據用戶的鑄件要求定制開發相應的粘結劑,同時可提供經過下游鑄造廠驗證成功的工藝包及現場操作培訓,真正幫助鑄造廠應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滿意的產品,助力其轉型升級,實現綠色、智能、高端鑄造。
公司獨有的“SLS覆膜砂成型工藝+3DP樹脂砂成型工藝”組合砂型模具制造,可實現復雜結構零部件(大尺寸、薄壁、細小管路等)的高精高強度一體化鑄造成型,已入選工信部增材制造典型應用場景。
3DP砂鑄工藝,免開模具,可實現大尺寸、薄壁、細小管路、復雜結構零部件的高精高強度一體化鑄造成型。生產周期短,小批量生產優勢明顯,設計靈活,可及時修改,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產環境,降低勞動強度,節省人工成本,更綠色、智能。
SLS蠟型精鑄工藝,免開模具,可實現復雜結構、薄壁、大尺寸產品的高精高強度一體化精密鑄造成型。生產周期短,小批量生產優勢明顯。PMX晶態蠟模精鑄工藝,顯著縮短加工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無需開模和添加支撐,成型過程無翹曲變形,減少后處理步驟,且成型精度高。公司自主研發的材料消失性強,灰分低,可減少鑄造缺陷,提升成品率,目前已在鑄造行業成功應用。
三帝科技正通過其領先的3D鑄造技術,為傳統鑄造產業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推動者。在航空航天領域,3D鑄造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制造發動機零部件、航天器結構件和動力裝置等關鍵部件,有效解決了超大尺寸、多維曲面和復雜結構工件的成型難題。在能源動力領域,3D鑄造技術被應用于制造大尺寸耐壓復雜型腔結構件和薄壁輕量化零部件,展示出其在小批量大尺寸模具制造以及特種行業模具迭代升級研發中的獨特優勢。
未來,三帝科技將持續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積極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產業價值鏈,為中國鑄造產業在全球市場上贏得更大的突破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